随着一声令下,“盐津县硅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正式启动”,标志着昭通绿色能源、绿色硅铝、磷化工及新材料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驶入“快车道”。
今年是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年。截至12月10日,全市已开工建设三个千亿元级产业的重点项目42个,投入资金140亿元,其中合盛、旗滨、中晟(一期)已经或年内竣工,步入生产环节。今年,因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多等原因,拉动GDP增长4.3个百分点。
一张蓝图,绘就三个千亿元级产业
昭通工业基础薄弱,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。但是,昭通却拥有丰富的资源,特别是新型绿色工业资源,有着“能源大市”“资源大市”之称。
硅磷富甲天下,电力首屈一指。目前,昭通已经探明的硅矿有420亿吨、铝有8000万吨,硅储量占全省89%、占全国22.5%;磷矿有130亿吨,占全国51%。白鹤滩、溪洛渡、向家坝3座世界级水电站,就在昭通境内。
云南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(市工信局提供)
绿色资源是绿色工业发展的基础,更是可靠保障。昭通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就必须依托自身资源优势,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,实现换道超车。
2023年,昭通经过反复调研、科学论证,提出了“依托资源优势,打造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”的构想,并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意见》,制定了翔实的三年行动方案,用扎实的作风、科学的态度、严谨的思维,绘就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。
在市产业建设指挥部,记者看到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规划图,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由300多个重点项目支撑,分3年完成,预计绿色能源投资414亿元,绿色硅铝投资649.5亿元,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投资1058.9亿元。今年是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开局之年,已经上马重点项目42个,投入资金140亿元,为新型绿色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“请看,这就是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的路线图。”顺着箭头看去,到2025年,绿色能源产业综合产值达600亿元,绿色硅铝产业实现产值515亿元,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25亿元。到“十五五”中期,3个产业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。
两个专班,抓实项目招商与落地
2023年,围绕三个千亿元级产业,昭通组建了招商引资专班和产业建设专班,一手抓招商引资,把项目资金引进来;一手抓项目落地建设,让项目尽快转换成产业。两个专班,明确分工,各司其职,各尽所能,形成两手抓产业发展的格局。
招商引资专班,实行党政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采取“精准招商,招大引强”的策略,9次外出招商引资,跑遍了大半个中国,先后拜访了首都旅游集团、佳龙投资集团、保利集团、旗滨集团等26家企业,签约项目191个,协议引资1240.9亿元。
项目建设专班,盯死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,推出重点项目、重点工作清单,实施挂图作战,对标对表抓落实。从5月开始,产业建设专班对11个县(市、区)的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行了巡查指导,帮助解决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,让今年的产业项目建设做到了快速落地、快速推进、快速竣工。
在市产业项目建设指挥部,记者看到了一份年度统计报表并被其中的两栏深深吸引。一是今年在谈项目235个,投资估算2258.92亿元;二是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200个,完成年度投资1411亿元。充足的在谈项目和已经开工项目,为明年的产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三项机制,保障产业建设和发展
2023年,围绕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建设,昭通建立了调度、协调、考核三项机制,压实压细每一个工作环节,有序、快速地推进产业建设。
建立定期调度机制,引领产业发展方向。成立领导小组,建立分层调度机制,进行现场观摩,统筹各方工作,引领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发展方向。从5月起,昭通市委、市政府先后在水富、昭(阳)鲁(甸)、巧家、镇雄、彝良、盐津等地召开6场现场调研座谈会,帮助各县(市、区)把好产业建设的脉搏。
建立协调联动机制,形成抓产业的合力。细化产业领导小组、工作专班、县(市、区)职责,建立统一的协调、沟通、会商、反馈机制,形成“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、专班推进”的工作格局,对标对表抓好三个千亿元级产业的建设和发展。
建立督导考核机制,营造产业建设氛围。成立市级综合督导组,坚持一月一督导、一月一通报、季度一评比、年度一考评,推出“红黑榜”管理制度,激励先进,鞭策后进,形成“补短板、强弱项、争先进、促发展”的浓厚氛围。
三个机制,紧密联系,环环相扣,形成了抓产业发展的工作闭环,有力地保障了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,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。